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》、国务院《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》、《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》、《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规范》等法律、法规,为提高我校外事类档案(以下简称外事档案)的质量和管理水平,充分发挥外事档案在学校对外交流、教学、科研活动中的作用,结合我校实际,特制定本规范。
一、总则
(一)学校在与外国团体或个人在学术研究、科技合作、人才交流、友好往来等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、图表及声像载体材料,均属外事档案。
(二)外事档案必须实行集中统一管理,确保完整、系统、准确和安全,便于开发利用。
(三)外事档案工作必须纳入学校外事工作计划、管理制度之中,落实到学校有关单位外事人员的职责范围,做到与布置、检查、总结外事工作同步进行。
(四)外事部门要有一名领导分管外事档案工作,由外事部门专(兼)职档案员负责收集、积累、归档。
(五)努力实现外事档案的科学化管理,大力开发信息资源,为学校教学、科研、人才交流服务。
二、归档范围
(一)确定的原则
1.归档的外事管理和外事活动中形成的文件材料,必须对学校和社会当前与长远发展具有参考价值和凭证作用。
2.归档的外事文件材料,必须反映外事管理、外事活动的全过程,保证其完整、准确、系统。
3.归档的外事文件材料必须遵循其自然形成规律,保持其有机联系,体现涉外工作的职能和特点。
(二)归档的主要内容和重点
1.归档的主要内容包括综合管理,出国(境)、来校任教、讲学、进修、访问、考察、参加国际会议、国际合作、留学生工作等方面,具体范围见《外事档案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》。
2.归档的重点是重大涉外和国际合作项目、留学生工作活动中形成的不同载体的文件材料。
3.本校人员在国外获得的证书、奖状、奖章、奖品,可采取不同方式归档,或存复印、影印体等;外国赠送学校的纪念品、礼品,有保存意义的,应归档,不宜长期保存的可存影印件和清单。
(三)不归档的材料
1.上级关于外事工作普发(不专指高校)、不办的文件。
2.未定稿的各种文件。
3.未生效的合同、协议书。
4.无查考利用价值的一般性、临时性函件。
5.重份文件,校内各单位发来的文件。
6.与校外单位交换来的材料。
三、立卷与归档流程
(一)形成积累
1.国际交流处是学校外事管理、涉外教学、科研文件材料的归档部门。
2.外事档案员应根据本单位历年文件材料形成规律,预计新的一年可能产生的新内容,参照《外事档案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》,编制案卷类目。
3.外事文件材料的归档数量:文书档案正件两份,底稿一份;其他档案一份;重要和经常使用的应酌加副本。
4.归档的外事文件材料应保持字迹工整、图样清晰、格式统一、签字手续完备。
5.凡出国(境)学习、访问、考察、讲学、参加国际会议的人员,应在归国后将在国(境)外各项活动中形成的材料送国际交流处验收,取得证明之后,计财处方可准予报账结算。
(二)整理组卷
1.根据外事文件材料的形成规律以及内容、价值、数量、密级和载体等实际情况,保持文件材料之间有机联系和便于查考利用的组卷原则,以内容为主,将每组外事文件材料进行整理,组成一个或数个案卷。
2.对来校、出国(境)和国际合作的文件材料中,上级文件、请示报告、上级批复以及与国外来往信函等准备阶段的材料,按年度分类组卷;将国内和国(境)外活动期间形成的材料及派出回国后的综合性材料,按活动性质,分类组卷,各阶段密不可分的材料按正件在前,附件在后,印件在前,原稿在后,批复在前,请示在后排列。
3.拆除卷内文件中的金属物,对破损的文件材料进行修补。
4.外事文件材料主要采用卷盒方式保管,整卷装订。
5.幅面大于卷盒的文件材料要进行折叠。除与文字材料密不可分外,其余声像载体的材料、礼品实物,应保持其原状,另行专柜保管。档号与文字材料一致。
6.以案卷形式保管的外事文件材料,按顺序编写页码,无论单面或双面,只要有书写符号的文件材料,每面均为一页,每卷页号均从“1”开始,页号位置标在非装订线一侧的下角。以盒(袋)装形式保管的外事文件材料,以件为单位,在每件文件材料的右上角盖上有单位名称、档号、件号的戳记章逐项填写。
7.填写卷内目录。归档的案卷必须打印卷内目录。每个案卷组成以后,都要填写备考表,写明本案卷文件材料的总页数,并对文件材料的完整、准确程度,损坏缺少情况加以说明,案卷内文件材料需要变更、修改时,由档案员随时在备考表上注明。
8.国际交流处要进行归档前的鉴定工作,按规定提出每个案卷内部文件的保管期限和密级的意见,经单位主管领导与档案馆协商后确定。
(三)归档验收
1.移交档案时交接双方必须当面检查验收,凡不符合要求者,档案馆可拒绝接收,并要求限期补正。
2.移交时填写移交目录,移交目录一式两份,双方各执一份备查。
3.外事档案在次年6月底前归档。
四、外事档案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
WS11综合
序号 |
类目名称 |
保管期限 |
1 |
上级关于外事工作的文件材料 |
30年 |
2 |
学校外事工作规章制度、计划、总结、简报等 |
30年 |
3 |
外事工作统计报表等 |
永 久 |
4 |
外事工作会议材料 |
30年 |
WS12出国(境)
序号 |
类目名称 |
保管期限 |
1 |
上级对出国(境)人员的有关文件材料 |
30年 |
2 |
国际学术会议论文 |
30年 |
3 |
投寄国外的学术论文 |
30年 |
4 |
出国(境)人员考察、访问材料 |
30年 |
5 |
出国(境)讲学、研究人员有关材料 |
30年 |
6 |
出国(境)进修、留学取得学位及研究成果论文和各类证书(影印件) |
永 久 |
7 |
国际比赛、竞赛的文件材料 |
30年 |
WS13来校
序号 |
类目名称 |
保管期限 |
1 |
上级邀请、聘请外籍人士的计划、批复和来往函件 |
30年 |
2 |
外国党政官员、各界人士来校参观访问的文件材料 |
30年 |
3 |
外籍教师、专家、学者及友好人士来校讲学的讲稿、教材等材料 |
永 久 |
4 |
来校进修、短期培训研究的外籍人士有关材料 |
30年 |
5 |
国际比赛、竞赛的文件材料 |
30年 |
WS14国际合作与会议
序号 |
类目名称 |
保管期限 |
1 |
中外合作校际交流协议、合同、项目纪要材料、
备忘录 |
永 久 |
2 |
本校完成的国际合作项目、成果等材料 |
永 久 |
3 |
合作项目中国外单位完成项目、成果等材料 |
30年 |
4 |
授予外籍人员名誉称号的材料 |
永 久 |
5 |
双方互赠的礼品、纪念品 |
30年 |
6 |
国际会议的有关材料 |
30年 |
WS15外国留学生工作
序号 |
类目名称 |
保管期限 |
1 |
录取审批材料 |
永 久 |
2 |
学籍登记表、学籍卡片 |
永 久 |
3 |
教学计划、大纲及有关教学安排的材料 |
30年 |
4 |
学习情况、成绩及评语 |
永 久 |
5 |
学位论文及学位证书复印件 |
30年 |
6 |
学生名册 |
永 久 |
7 |
学生去向及有关材料 |
30年 |
五、外事档案工作人员岗位职责
(一)在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,做好外事档案材料的平时积累工作。
(二)会同单位领导,检查与外事活动有关单位移交来的外事文件材料是否完整、系统、准确,经检查合格后再办理移交手续。
(三)将收集、积累的外事文件材料,整理组卷装订,做到组卷合理,编目清楚,标题准确,装订整齐,按时集中向档案馆移交归档。
(四)完成档案馆布置的其他有关档案业务。
六、附则
(一)本规范自2013年7月1日起实施。过去关于外事档案工作规范与本规范不一致的,同时废止。
(二)本规范由学校负责解释,具体执行中的问题咨询由档案馆负责答复。
点击下载文件: